回顧五月,鐵礦石僅僅下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前期四個月的上漲行情幾乎打的支離破碎,在基本面多重利空的情況下,礦價承壓加速回調。5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普氏指數已跌破50美元/噸的關口。
從今年年初開始,包括鐵礦石在內的“黑色系”經歷了“過山車”行情,上漲時兇猛強勢,下跌時迅雷不及掩耳。筆者認為此次“過山車”行情中,鐵礦石作為黑色產業的原材料,并沒有起到領軍作用,而是一直處于被動上漲,被動下跌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中國鋼鐵的發展進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在逐漸增加,特別是澳洲和巴西主流礦山基本占據中國進口鐵礦石的近90%左右。一季度澳洲和巴西的鐵礦石產量和發運量處于季節性地位,加之港口檢修不斷,對鐵礦石的供給處于全年的低點,但供應的減少并沒有對礦價起到提升作用;而當礦價在4月份上漲至70美元/噸的最高點時,鐵礦石港口庫存卻升至一億噸以上的位置。由此可見,鐵礦石的供應情況對礦價沒有產生趨勢性的影響,
其二,從今年3月份開始,我國鋼材價格在基本面和資金的雙重作用下出現強勢上漲,鋼廠的利潤在修復后并持續放大,從而導致鋼廠對于原材料的采購也一改之前謹慎的態度,放量放價,鐵礦石價格在鋼廠采購的熱情中被動上漲。進入5月份,前期停產檢修的鋼廠積極復產,粗鋼產量達到歷史高點,鋼廠及社會鋼材庫存飛速積累,終端需求有所放緩,鋼材價格承壓下調。由于鋼廠利潤不斷壓縮,為保其利潤只能不斷的打壓鐵礦石價格,承壓的礦價被動進入下行通道。
綜上,無論是前期的上漲還是后期的下跌,鐵礦石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筆者認為,6月份鐵礦石市場仍將延續5月份的弱勢格局。一方面,6月梅雨季節的到來,使得需求環比回落成為必然的走勢,鋼價無有力支撐,這使得本來供應過剩的鐵礦石將進一步面臨需求縮減的下跌壓力;另一方面,國外礦業巨頭由于前期產能擴張項目正好投產,憑借較低的生產成本迅速搶占市場份額,保證現金流和盈利水平的需求,短時間內并無減產計劃,這將預示未來鐵礦石的供給量仍處于高位狀態。
總而言之,面對即將縮減的鋼廠采購需求和增加的外礦供給,鐵礦石的基本面明顯弱于鋼材,在鋼市都已經持續走低的背景下,礦價呈震蕩下行趨勢幾乎已成定局。
|